李煜與趙匡胤是五代亂世中文學、武藝不同領域各擅勝場的兩位帝王。
兩人出身環境及人生態度皆異造就兩人日后迥別的命運。
后漢隱帝乾祐元年趙匡胤一把火燒掉昏皇的觀花樓而后懷著雄心萬丈四處謀求出路。
他于滁州巧遇尋找霓裳羽衣曲的周娥皇兩人一見互生情意。
娥皇慧眼識英雄要其往南唐一展長才并留繡帕作定情信物。
當李煜以皇子之身備辦108樣聘禮往宰相府訂親之時正是趙匡胤千里迢迢手執繡帕至相府會佳人之日。
李煜的才情讓趙匡胤佩服他自慚形穢夢碎南唐轉向北方投后漢郭威麾下。
趙匡胤一路大展身手屢立戰功助柴榮稱帝逼南唐中主去帝號。
公元959年柴榮薨幼帝即位。
翌年初趙匡胤率軍陳橋被兄弟趙匡義及部屬黃袍加身擁立為帝建宋。
中主遷都國政交予李煜趙匡胤下詔李煜夫婦汴京面圣泄露娥皇與他的因緣。
李煜如夢初醒為南唐國祚以生病為由拒絕北上。
此舉惹惱趙匡胤卻讓他思及國家長治久安的迫切繼而實行杯酒釋兵權、攏絡人心等措施。
李煜無力沉重國事躲以詩詞及后宮歌舞尋慰藉。
娥皇之妹嘉敏進宮探親嘉敏率真獲李煜共鳴一首手提金縷鞋的偷情詞傳開。
詞傳北宋趙匡胤震驚帶兩親信化成商人南下欲帶娥皇走娥皇淚阻以南唐國后之名要求大宋皇帝勿掀戰火。
公元974年趙匡胤為統一中國出兵江南行前交待不得枉殺百姓尤須保李煜全家。
圣旨為尊宋軍只圍不攻直至金陵糧盡李煜開城降。
李煜被俘至汴京風采不復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亡國之痛化成一首首曠古絕今的詞作。
趙匡胤抬眼看向天際為自己創造出一偉大詞人得意。